朝阳湖镇 - 乡镇概述
朝阳湖镇等级结构按中心镇——新型社区——聚居点三级划分。朝阳湖镇新型社区:仙阁村农村新型社区、石像村农村新型社区。聚居点:仙阁村聚居点、石像湖聚居点、白家村聚居点、白鹤村聚居点以及周沟村聚居点。朝阳湖镇2020年用地指标142.32平方米/人,总建设用地规模为93.24公顷。规划人数6500人。

区位优势。朝阳湖镇地处成都、雅安、乐山等大中城市的交汇地带和四川省大旅游环线发展带上,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圈与攀西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交汇处,是成都市的西南门户,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县城通达成都、双流机场、彭山火车站的时间分别只需40分钟、30分钟和20分钟。
基础设施。国道108线、318线和省道川西旅游环线贯穿全境,全县村村通水泥路或油路,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县乡村道为支撑的快速通畅的交通格局;通讯网络发达,水、电、气供应充足。
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Ⅰ级标准,地表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域标准,享有“绿色朝阳湖镇,天然氧吧”之美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朝阳湖镇 - 土地规划
1.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地域的划定
禁建区:主要指生态敏感区域,朝阳湖镇域北部石像湖旅游点中的主要景色点及周围的保护区、镇域西部的飞仙阁旅游点及朝阳湖旅游点,主要为石像村及仙阁村大部分村域;水源保护区域,蒲江河两侧各50米范围(新规划镇

限建区:除朝阳湖镇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其余产业功能区,一般农田。该区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及旅游服务等功能。
适建区:朝阳湖镇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石像村农村新型社区、仙阁村农村新型社区及农民聚居点。
其他控制要求:主要为规划的各类色线控制范围内,如镇区街头绿地、小区绿地、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防护绿地、河流水体岸线、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控制范围线等;各类控制要求均应按照城镇控制相关要求进行建设控制。
朝阳湖镇土地利用管制要求:
禁建区:严格控制,原则上禁止修建任何构建筑物。经过规划论证,审批通过后可布置适量的园林绿化小品、道路桥梁等设施外禁止其它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
限建区:各类建设活动必须进行严格审批,控制各项建设活动,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适建区:在符合总体规划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镇区经规划许可后方可进行建设开发;农村新型社区应按照规划确定的开发建设道则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并控制开发强度。
朝阳湖镇 - 自然地理
朝阳湖镇全境概貌为“三山”夹“两水”,状若卧放之瓮坛。“三山”,系指峙于境南之长秋山,为山地,支脉为深丘;踞于境北之大五面山、亘于境中之小五面山,为浅丘,曲伸于百里平坝之间。“两水”,系指介于“三山”之间,穿越全境,出“坛口”,汇邛水,入岷江之朝阳湖镇河、临溪河。二河沿流路展布带状平坝,北东延

朝阳湖镇境内仅有一长秋山地。长秋山古名岢幕山,亦称总岗山。山体为背斜构造,又称熊坡背斜,属熊坡—盐井沟(彭山县)雁行带。因位处岷江之西,习惯上归属邛崃山脉。莽莽长秋,南起青衣江谷地,北至新津武阳镇,宛如茫海长堤,绵亘于百里平坝,盘连雅安、洪雅、名山、丹棱、朝阳湖镇、眉山、邛崃、彭山、新津9县,总长达80余公里。此山西南入境于月南山,东北出境于中华山,形成县境与名、丹、眉、邛、彭5县之界山。境内段,面积72.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2.4%,海拔550至1022米,地面平均比降13‰。分布于朝阳、光明、东北、天华、插旗、长秋、五星等7乡。长秋山峰岭险峻。山脉走向大体从月南山起,经北东沿猴子岩、白杨寺(山)、尖山寺(山)、坛子岩、光明寺(山)、老鹰岩、玉芝观(山)、关子门(山)、长秋山(太清观)、大宝顶(山)、梅子坡、鸡公树(山)、龙山、寿材山,至熊坡一线铺陈。月南山至长秋山(太清观),海拔由1022米降至898米;大宝顶(山)至寿材山,海拔由802米降至636米。1000米以上高峰有2座,800米以上高峰有31座。长秋山体有灾害性地貌,在山势陡峻处和沟壑两缘,一遇暴雨,即可诱发崩塌、滑坡、水石流、泥石流。朝阳湖镇境河流皆属岷江水系,可分为朝阳湖镇河、临溪河。此外,还有流入邛崃县南河与眉山县醴泉江之溪流。朝阳湖镇河、临溪河境内流域面积435.3平方公里。
朝阳湖镇 - 气候条件
朝阳湖镇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山地、丘陵、平坝,因地势高低差异,气候亦有差别。
朝阳湖镇境气候由于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之综合作用,形成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常年降水丰

朝阳湖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种性广。年平均气温16.4摄氏度,日照1122小时,降雨1280毫米,相对湿度84%,常年无霜期302天。境内地势平坦,南高北矮,平均海拔高度534米,最高1022米,最低465米。地貌以浅丘为主,平原、丘陵、山地比例为24﹕54﹕22。
朝阳湖镇植被良好,全县以马尾松为主的植物共有89科322种,有各类野生动物20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80余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5%,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地表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享有“绿色朝阳湖镇,天然氧吧”之美誉,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多种矿藏,其中全国一流的高碳低硫天然气、高碳低钠矿泉水等矿藏已得到开发利用。
朝阳湖镇 - 农业发展

朝阳湖镇坚持“打生态牌、举绿色旗、走特色路”,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绿色食品基地。依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国家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等品牌,按照“因地制宜、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构建集种植、养殖、加工,农业、工业、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朝阳湖镇以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把工业与农业、农业与旅游业有机串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促进生态资源向特色产业转化、农业资源向工业旅游资源转化,努力构建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发展格局。确保到2010年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全面实现小康目标。[1]